《日本暢銷書點評手的超寫作術》書摘心得|想著怎麼傳達自己的內心想法就行了
書籍資訊
- 書名:《日本暢銷書點評手的超寫作術》
- 作者:印南敦史
- 譯者:邱香凝
- 出版社:商周出版
- 出版年份:2023 年
- 類型:寫作法/文字創作
本書特別之處
這本書應該算是寫作者的心法大公開,對我來說,像是一種核對,會讓很多本來就愛寫作、寫日記,甚至是寫字的人發現自己在做的事情原來是寫作的入口。
所以,寫吧,寫就對了!
抄在筆記本裡的金句
- 寫作這件事和會話一樣,只是生活習慣之一,不可能有人不會寫。
- 這過程很像拼拼圖或堆積木,這麼想不但會覺得很好玩,文章越是經過爬梳精修,越靠近自己的理想,這單純是一件有趣的事,令人心情雀躍。
- 無論畫畫也好,寫文章也好,所有的創作都會以某種形式暴露出創作者的內心。
- 去買一本紙本書吧,自己實際花錢買下的東西,當然會成為「屬於自己的東西」。
- 一篇具有打動人心魅力的文章背後,一定有著寫作者自己的生命經驗,即使作者未能察覺,也會表現在文字上。
書中我想記住的3個觀點
觀點一|一股腦地寫下你腦海中所有的詞彙吧
多數時候,寫不出來不是因為不會寫,而是不知道自己想表達什麼。
這本《超寫作術》說,每個人其實都是創作者,在社群媒體時代,發文、留言,這些都是一種創作,創作的本質是分享。
在發表這些東西前,和世界分享什麼呢?這裡就是寫作的入口。
把你腦中想到的字全部寫下來,哪怕只是名詞。因為當你把所有的東西都寫下來,想傳達的訊息就躍然於紙上。
說得極端一點,只要你看得見自己想傳達的內容,幾乎就完成了一半的寫作。
我曾經有一段時間,每天抄寫一首歌詞,只挑一句最能代表我當下心情的句子,後來那些歌詞的下面,總是會有許多我對當時生活的反思,現在想想也許當時也可以大言不慚的說我是創作者,只是我不服務大眾,只服務自己當天的心情。
你不需要一開始就有完整架構,只要寫下「最想表達的一句話」,讓它成為起點,就會引出接下來的內容。
觀點二|寫作跟孩子學語言一樣,多做一點就會了
作者提到,他是會認真記錄下生活中的每件事情,如果有想法或靈感,不求成篇,但是會每天天保持寫作的習慣。
只要當成一種樂趣,這份樂趣就會轉化為強烈的寫作意願。
在閱讀這一段的時候,覺得寫作是一種時間的魔法,也是一種肌肉的記憶,但是前提是你要不討厭這件事情,才能自律!
喜歡的時候就去寫,我最近開始在Threads上發自己喜歡的語錄,然後發現,世界那麼大總是會有一兩個人跟自己想法相同,如果沒有,那也無妨,自己也是自己最好的聽眾,看著曾經寫過的文字,會發現那時候的我也努力生活了阿!
只要持續練習下去,總有一天,「寫作是一件愉悅的事」的感覺一定會在某個瞬間降臨。
而那並非終點,只是這趟旅程中,半途經過的一個地點,在這個地點感受的寫作的愉悅,會讓自己繼續寫下去,這才是最重要的事。
觀點三|去書店,讀一本喜歡的書吧!你也會長出自己的閱讀品味
養成閱讀「好文章」的習慣,其中「好的部分」就會自然而然存在腦中,等到輪到自己寫作的時候,就能運用。
慢慢的、透過大量閱讀,你會知道自己喜歡什麼,只是我們要走過這個「慢慢地」的過程。
如果選到的書剛好回答了某個問題,會放在心裡很久很久,雖然都是記下句子,但這不是背書。
我覺得選書是一件很個人的事情,選到自己喜歡的書會很開心,就像遇到一個新的朋友,如果這個東西剛好也有人喜歡,開心就會加倍。
這本書帶給我的收穫與思考
作者說,每天寫,只要動手去做,就一定會有做完的時候。
這也是我現在的想法,寫作也許是一種生活方式,我常常寫著寫著,就會越寫越多,回頭看之後也會越刪越多,這個過程像是一種挑選,只留下最想要的部分。
只要反覆這個過程,最後的文章自己也喜歡,就會想繼續寫下去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