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寫作吧!你值得被看見》書摘心得|寫作,始於從生命經驗,終於自我療癒

《寫作吧!你值得被看見》書摘心得|寫作,始於從生命經驗,終於自我療癒

書籍資訊

  • 書名:《寫作吧! 你值得被看見》
  • 作者:蔡淇華
  • 出版社:時報文化
  • 出版年份:2016 年
  • 類型:寫作法/文字創作

本書特別之處

不論你是否打算成為創作者,這本書都值得一讀,你會發現,原來我也有用文字整理生命經驗的能力

作者蔡淇華曾任廣告文案,但一度挫敗,所以選擇遠離文字工作,後來轉任教職。

因緣際會下,他發現寫作的能力一直都在,只是要怎麼開啟,書中分享了 40 個寫作技巧。

與其說是技巧,我更覺得那是 40 種思考方式,幾乎每一個建議都能立即應用,只要換個角度,你會發現寫作是一件很療癒的事情。

抄在筆記本裡的金句

攤開的空白筆記本,象徵書寫的開始與每個人都值得書寫自己的故事

  • 每個書寫者的生命現場,都是他一生取之不盡的寶藏,好的作者很少不是從自己的生命出發。
  • 大人關閉了五感,假裝生活永遠高於生命,但要讓孩子的生命有高度,就必須要讓他們的生活有深刻的體驗。
  • 誇飾法雖然違反「外在的真實],但卻忠於「內在的真實」。
  • 當我們用「受眾思考」表達後,世界才會將他們的耳朵與眼睛轉向我們,我們才可能成為這個世界最敏銳的耳朵與看得最遠的眼睛。
  • 寫作吧!你值得被看見!

書中我想記住的3個觀點

觀點一|把形容詞轉換成名詞讓文字有畫面

有動作就一定有受詞(名詞),而動詞與受詞可以指涉不同讀者的想像,把形容詞換成名詞,你的文字就會活起來。

文字很神奇,我們因為有語言、有文字,才得以共享畫面,而畫面帶來交流與感受,串起了人與人之間的縫隙。
我的海和你的海不同,但「大海」可以讓我們聯想到海浪、海的藍與海的遼闊。

一整排整齊擺放的卡帶,每一卷都像是收納情緒與記憶的容器,象徵將抽象的感受具象化

書中建議,把形容詞換成名詞,讓文字有畫面,就像幫抽象的情緒找到可以放進去的容器。

抽象的悲傷、憤怒、渴望住進一個具象化的結構裡,畫面就同步了。
我想到歌詞,我聽音樂一定要看歌詞,歌詞可以很快讓我進入作者的脈絡裡。

  • 我要我愛的人永遠在那裡,所以問:你是不會當樹嗎?
    (魏如萱〈你是不會當樹嗎〉)
  • 悲傷無窮無盡,所以:就讓眼淚變成大海吧!
    跟我走吧!跟我走吧!一起走向大海吧!
    (南西.肯恩〈大海〉)

這就是書裡說的「名詞力」,讓讀者的情緒具體落地,只要文字中出現一個「可容納情緒的名詞」,投射就有機會發生,我們也因而感到被理解與接納,獲得安慰。

觀點二|寫作是擺渡,讓他人從我們的經驗中走過

作者說,當他指導的孩子對文章毫無頭緒,他會請他們回頭看自己的生活,生活裡有創作的指引與線索。

我總是要他們走回生命的上游,
回到那些貪、嗔、痴、愛與盤根錯節的記憶,去爬梳自己的生命史。

手寫的字句 You are enough,象徵寫作是一種溫柔的陪伴,也是一種自我療癒的力量

熱愛足球的孩子把球的墜落轉換成生命的墜落,身處重男輕女家庭的女兒把弟弟轉成「弟帝」,文字巧妙的成為一種工具,轉化了我們生命中的那些陰雨和艷陽天。

我始終相信,寫作第一個服務的對象是自己,投過寫作回望生活,寫下那些快樂的、難過的或無法輕易說出口的心情,也給了自己一次機會,重新經歷那些現場。

比起當下為了解決問題的本能反應,書寫是一種「二次經歷」。

  • 我當時面對著什麼的場景?
  • 我當時採取了什麼樣的反應?
  • 我現在想對自己說些什麼?

或許某些生命的現場永遠飄著大雪,讓你沒勇氣再闖入那年的寒冷,
但相信我,文學的溫度足以讓你禦寒。

觀點三|文字是你的品牌,也是你服務這個世界的方式

品牌(Brand)= 利他(Benefit)+ 重複(Repetition)+ 藝術(Art)+ 簡潔(Neat)+ 正派(Decency)

作者用上述公式經營自媒體,他認為這5個元素缺一不可。

做為一位開始透過寫文字維生的人,我覺得文字不只是自我療癒的工具,也是我與世界接近的方式,我也期待著哪天足夠榮幸成了誰的陪伴,就像那些陪伴過我的書與歌曲一樣。

我想有天我也可以這麼說,寫作,是一種擺渡,在這條名為生命的長河裡,渡人也渡己。

有人坐在沙發上手寫筆記,身旁是吉他,象徵透過文字與音樂讓抽象情感具體化

這本書帶給我的收穫與思考

我高中的時候正逢國文課開始加考作文,算是生得逢時,因為國文本身就是我的強項,但因為太喜歡寫作了,還是去補習班補國文,現在回想這本書裡很多都是當時老師耳提面命的技巧。

長大後,我會這麼說,寫作就是這麼一回事,寫出自己的生命經驗,想著聽的人會是什麼表情,動人的文章就出現了!

訂閱
通知關於
guest

0 留言
回饋意見
查看所有留言
本文目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