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不必假裝一切都好》書摘心得|撐不下去時,用3個方法找回平靜

《不必假裝一切都好》書摘心得|當你撐不下去時,關於平靜與幸福的3個提醒

書籍資訊

  • 書名:不必假裝一切都好:不完美的日子,也值得好好過
  • 原文書名:When Things Don’t Go Your Way: Zen Wisdom for Difficult Times
  • 原文作者:慧敏禪師(Haemin Sunim)
  • 譯者:林怡孜
  • 出版社:高寶書版
  • 出版日期:2025

本書特別之處:和不好過的日子和平共處

這本書很適合放在床邊,睡前看幾頁。

對我來說這本書有點像Podcast,可以不用全神貫注,但偶爾會有幾個觀點讓你想要停下來思考一下,主要是他的文字親切且溫柔吧!

抄在筆記本裡的金句

疊起的石頭靜靜佇立於森林背景中,表現出靜謐與專注

  • 痛苦教你人生的功課,享樂不會。
  • 不要把拒絕當成對你個人的否定。
    每個人在過往的經驗影響下,都會發展出獨特的品味和偏好,那些經驗,在遇見你之前早已成形。
  • 若把幸福和「愉悅感」畫上等號,人生大把時光與幸福沾不上邊。
  • 上天給潛力無窮的人最好的禮物,就是看似難以超越的對手。
  • 當你的自我價值感跌落谷底,請找時間去一個美麗的地方坐一坐

書中我想記住的3個觀點

觀點一|一切都不好時,先照顧自己的信念

一位女性在夕陽下用雙手比出愛心,象徵著接納自我與內在平靜。

有一句話是:「意念即實像」,和這本書中的許多觀點互相呼應。不是事情本身讓人痛苦,而是我們的詮釋。

我們如何看待自己與世界,會決定我們所經歷的現實是什麼樣貌。
信念不只是內心的想法,而是形塑人生經驗的基礎機制。

當我們總是覺得人生特別難,可以停下來檢視自己的內心。

慧敏禪師強調,任何的經驗和事件都是中性的,因為我們有了好與壞的詮釋。
生命中的事件才會有了好運與壞運的分別,長期累積下來構成了所謂的人生。

讓痛苦與情緒自由地來去,
把令人不適的情境想成日常中本來就會發生的事。

把每件事情想成「球來就打」。

天空卻突然下起傾盆大雨,我可能會覺得自己很倒楣,或者是沒做好功課。但如果我平常就習慣備傘、也知道午後雷陣雨是常態,就不會花心力去糾結這場雨,它發生了也就過去了。

多彩的雨傘從天而降,象徵多元情緒與人生選擇下的保護與包容。

為什麼我們會不快樂?
因為我們無法平靜地與現實共處,我們希望當下發生的一切是別的樣子。

或許正因為我們太想控制一切,反而被這些事物牽著走。放下這些執念,也許每一天,都會變成平靜的一天。

觀點二|一直想幸福的人,常常最焦慮

一位女性在夕陽下用雙手比出愛心,象徵著接納自我與內在平靜。

這個問題的答案,其實很明顯:因為這樣的人,總是在「追逐」。

如果我們認定幸福只是達成目標時的興奮狂喜,那就有點危險。
因為這麼想的話,那些還在追求的日子怎麼辦?

長期下來,我們會把整個世界都看成一場競賽,小心翼翼地活,活得緊張又疲憊。

只要你還在追逐,你仍不完整;
這狀態下,沒有滿足,也沒有平靜。

除了幸福之外,也許平靜、更溫柔的活著也是一種選擇,或重新定義什麼是對我們來說是幸福的生活。

觀點三|朋友是自己選擇的家人

真正讓我們的人生發生轉變的,往往不是那些讀過的書或念過的學校,
而是那些因緣際會遇見的人。

兩位年輕女性坐在車頂上遠望山景,象徵旅途中的友情與沉默陪伴的療癒力量。

我很喜歡書中提到的這句話,也讓我想起日劇《我想準時下班》裡的一段台詞:

工作是個神奇的地方,會讓你和那些平常絕不會選擇成為朋友的人合作。

人生的每一段關係,都是經歷「成為某一部分自己」的過程,為了共同完成一件事情,花時間共處、交出自我的一部分。

所有煩惱都是人際關係的煩惱,但也有蠻多幸福來自於人際關係。

本書帶給我的收穫與思考

一隻手拿著畫有曼陀羅圖騰的筆記本,象徵內在平靜與自我書寫的療癒過程。

對我來說最大的改變是讓我想要「嘗試去寫」感恩日記,之前總是寫寫停停的。

不期待他有什麼神奇的療效,但我覺得透過這些書寫,我有機會平靜地跟自己在一起,所以謝謝這本書!

訂閱
通知關於
guest

0 留言
回饋意見
查看所有留言
本文目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