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卡住你的不是懶惰,是情緒》書摘心得|總是在最後一刻衝刺?你是哪一種拖延類型

《卡住你的不是懶惰,是情緒》書摘心得|解析拖延的5種型態,練習與自己好好說話

書籍資訊

  • 書名:卡住你的不是懶惰,是情緒
  • 原文書名:나는 왜 꾸물거릴까?: 미루는 습관을 타파하는 성향별 맞춤 심리학
  • 原文作者:李東龜、孫何林、金書瑛、李娜熙、吳玹周
  • 譯者:幕生
  • 出版社:聯經出版公司
  • 出版日期:2025年

本書特別之處:不是所有拖延都一樣,解析5種根本成因

《卡住你的不是懶惰,是情緒》這本書算是輕鬆好讀,分析拖延現象背後的成因。
書中一開始的比喻讓我覺得很有畫面,如果念大學的人,應該都懂23:59的重要性!!!

即使提前好幾個月前說,學生還是常在學期最後一天才交報告。
有三分之一的學生會在截止前10分鐘(23:50)開始上傳。

又有三分之一的人會在23:57才上傳。

最後還有三分之一會拖到23:59。

這本書不只說拖延不好,更重要是釐清原因,如果你也是拖延症患者,我覺得這本書可以幫你找到為什麼。

抄在筆記本裡的金句

橘色背景上放著「Deadline Day」文字與一根燒焦的火柴,象徵壓力與拖延造成的心理耗竭。

  • 拖延是一種情緒與行動僵持的狀態,「我知道該做,但我就是不想做」是拖延的常見內心對話。
  • 拖延與懶惰不同,它背後藏著情緒與內在衝突。
  • 「不是必須做好,而是我想要做好」,這樣會讓人更輕盈前進。
  • 當我們不想做某事時,找理由拖延會變得很容易。
  • 完美無缺是幻想,不是現實。

書中我想記住的3個觀點

觀點一|釐清拖延背後的內耗循環

拖延不只是時間管理的問題,
而是情緒調節的問題。

本書將拖延分成5大類型,深入剖析之後,會發現這些拖延行為的背後,存在不一樣的心理因素。

一位女子坐在咖啡廳裡滑手機,桌上有咖啡與筆記本,呈現焦慮拖延與分心的日常情境。

  • 盲目樂觀型:總覺得「應該還來得及」,低估難度,高估爆發力。
  • 自我貶低型:預期自己會失敗,與其努力卻被否定,乾脆不開始。
  • 抗拒現狀型:當任務並非出於自身意願,而是來自外部權威的要求,會用拖延被動反抗。
  • 完美主義型:對結果要求過高,還沒開始就被「一定要完美」的焦慮淹沒,於是什麼都做不了。
  • 刺激需求型:習慣靠緊張感推動自己,一直到最後一刻才進入狀況,對「時間壓力」上癮。

我自己讀的過程中,覺得我身上有好幾種,因為生活中的場景五花八門,
但不管哪一種,一旦我察覺自己在拖延,自己內心好像也會升起焦慮和罪惡感。

觀點二|最不像拖延的抗拒現狀型

反抗型拖延是一種偷偷摸摸的抗議方式,是針對上位者的消極挑戰。

當我們對這件事缺乏心理認同,或者單純不想配合某個人交代的任務,內心就會升起一種想逃避的反感。

一名年輕人用手堵住耳朵,試圖無視長輩的說教,象徵抗拒壓力與逃避現實

這在心理學中被稱為被動攻擊型行為,是一種將不滿、拒絕與憤怒包裝起來、不直接說出口,透過拖延、冷處理方式表現的間接反應。

我們討厭的不是任務本身,
而是交付任務的人,或那個讓人不舒服的環境。

對這類人而言,拖延是在用行動劃出界線,抵抗被支配的心理不適感。

但長期下來,這種不明說的抗議會誤傷關係,可能失去了他人對我們的信任,也失去了對自己的效能感與掌控感。

觀點三|改變對自己的語氣,是打破拖延的第一步

自我對話的語氣會影響你的行動模式。

我們每天對自己說的話,其實是一種對自己的訓練,
隨著每次積累的負面語言,可能會讓我們錯估很多事情。

「我覺得我不一定會成功」、「先這樣吧!明天再說」、「我怎麼又搞砸了」

這些話語看似自嘲,卻默默成為我們對自己的內在暗示。

一位女性望向鏡中的自己,微笑著與自己對話,象徵內在語言的轉變與溫柔的自我關係。

久而久之,它們會形塑出我們看待任務、看待自己的方式,當我們注意到自己的說話方式,有意識的改變,會讓我們對自己更有掌控感。

  • 我覺得我不一定會成功: 哪部分可能導致失敗?怎麼補強?
  • 先這樣吧!明天再說: 從現在到截止日我還有多少時間?哪些事情先做會比較有效?
  • 我怎麼又搞砸了: 這次的確做得不好,但我能不能釐清哪裡出錯,下次怎麼重新來過?

此外,「書寫」也是一個好工具,幫我們釐清內在、釋放壓力。

自己很常使用這個方法,想什麼就寫什麼,不論在規劃階段、執行階段或復盤階段,寫下來都會讓我更有掌控感,推薦你也試試看!

一本開啟的書寫筆記本,右頁畫著人生夢想的手繪圖示,包括家庭、旅行與寫書,象徵自我探索與目標釐清的過程。

本書帶給我的收穫與思考

跟著這本書,又再一次檢視自己的生活狀態與拖延類型。
我覺得這本書相對於其他我讀過的拖延議題的書更直白好懂,很好閱讀,對於拖延症如我來說,任務沒那麼困難,我比較願意開始。
(我直到現在都是一旦開書就要讀完的人!所以有時候很拖延),好入手也是解決拖延的好方法!

 

訂閱
通知關於
guest

0 留言
回饋意見
查看所有留言
本文目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