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不必假裝一切都好》書摘心得|當你撐不下去時,關於平靜與幸福的3個提醒
書籍資訊
- 書名:只工作、不上班的自主人生:人氣podcast製作人瓦基打造夢幻工作的14個行動計畫
- 作者:瓦基(莊勝翔)
- 出版社: 天下文化
- 出版日期:2022 年
本書特別之處:把工作變成喜歡的樣子
《只工作、不上班的自主人生》是瓦基分享他建立閱讀事業的過程,最終結果是有穩定變現的系統,本書中感受更多的是他對「推廣閱讀的美好」的重視和熱愛,以及逐步建構的閱讀影響力。
推薦給你!
抄在筆記本裡的金句

- 我心中的夢幻工作,是能自主選擇、充滿活力,並持續發展難以取代的技能組合。
- 不要問生命的意義,而要問自己能替生命帶來什麼意義。
- 懂得放棄不重要的事,才能專注於真正重要的事。
- 我最好的資源是投入的恆毅力,而當資源不足時,就會激發更多創意。
- 事業與人生一樣,最好避開競爭的漩渦,找到自己的藍海。
書中我想記住的3個觀點
觀點一|把閱讀變成對世界獨一無二的貢獻

夢幻工作不是被「找到」的,而是被「創造」出來的。
《只工作、不上班的自主人生》開頭,瓦基提到他如何放下台積電的高薪,轉向說書與自媒體創作,最初只是隨手分享閱讀心得,卻意外發現幫助到別人。
閱讀點燃了我心中的火焰,讓我想持續分享。
但這份熱情也帶來了現實考驗,他每天清晨五點起床閱讀,每週固定發表一篇長文,當時他並沒想到這個堅持會為他的生活帶來全新風景。

隨著讀者的回饋,他逐漸意識到自己的閱讀心得正以獨特方式幫助他人,因為沒人擁有和他相同的人生經驗,也代表沒人能以他的角度閱讀一本書,他終於發現,這是一件只有他才能完成的事。
最好的職涯策略,是用真實的自己解決獨特的問題。
觀點二|以終為始的兩年封面故事和十年願景
大部分人高估他們一年內能做的事,卻也低估了他們十年內能做的事。
比爾.蓋茲(Bill Gates)
瓦基在書中分享了許多啟發他的句子,其中「以終為始」來自《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》,他問自己:「當我離開這個世界後,人們會怎麼記得我?」「我希望墓誌銘上留下什麼樣的句子?」,閱讀引導他思考,改變了人生軌跡。
兩年封面故事:想像自己兩年後被報導,因為完成了什麼事?

瓦基的答案是「推廣閱讀的美好」,他希望有一天,能因為讓更多人重新愛上閱讀而被採訪,有了明確的目標,他更能清楚判斷該投入哪些行動,也能堅定地放下不必要的事。
顧客經營應該從創作之初就開始,成功的創作者不斷持續——創作、提供價值、累積影響力。
也因此可見看見,他把時間和心力都放在「寫作」這件事上,他很少以活動主辦人或課程講師的身份出現,說中他也提到,在決定任務時,他都會以「推廣閱讀的美好」為核心目標。

我特別喜歡這一段,因為能深刻感受到他對「穩定創作」的堅持,當我開始經營閱讀部落格後,才真正體會這多難,以前寫書摘時,只是興趣時,對品質和結構沒有太多要求,但當我決定要讓這件事成為主業後,標準自然變得更高,要持續下去才是最難的事情。
重視那些我們「做自己」時,自然而然靠近我們的人;而不是服務那些我們必須「改變自己」,才能討好的人。

觀點三|預設我們會一直活下去
瓦基最初台積電擔任副理,他很少去思考為什麼,把自己全部交給工作,在這個不鼓勵自我探問的年代,他看似活出正確的答案了。

在一次和女友爭吵後,他開始思考自己的人生要怎麼過,在書中提到,他對於人生的假設從「預設死亡轉為預設生存」,如果一直活下去,那真心渴望的生活型態會是什麼樣?
我自己想到的是閱讀、做瑜珈,還有跟不同的人交流,如果考慮到物質層面,我可能真的不會開始這條路。

可是當我真的想以閱讀為生的時候,我的生活各個層面開始調整,例如我開始學記帳、開始研究各種資源,最重要的是,我知道我必須要堅持一段很長的時間。
當你真心渴望某件事,整個宇宙都會聯合起來幫助你完成。
保羅‧科爾賀

我越來越相信這句話,行動很重要,帶著信任去行動更重要,要怎麼做得更好的答案在我即將要去的路上。
本書帶給我的收穫與思考

「在追求渴望人生的路上,最大的阻礙也許是我們自己。」是我閱讀完最大的感觸,今年決定離開職場的時候,收到很多人說我很勇敢、很忠於自我,其實那些話都給我好大的壓力,我只是覺得很難現在的生活過到老,這些話彷彿是我要開始一個多大的任務,事實上,我也不知道我要去哪裡。
經過這本年的努力和大量閱讀,我真的相信閱讀是一件美好的事情,我在其中獲得平靜,我也想推薦好書給其他人,回歸這個初衷,一切變得簡單許多,我的信心來自於我知道我很想讓這件事情繼續下去,所以我會找到方法的,讀到這本書,讓我更加相信。
推薦給你!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