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人生四千個禮拜》書摘心得|打破時間管理的迷思:為何越追效率,人生越焦慮?

《人生4000個禮拜》書摘心得|時間管理的迷思:為何越追效率,人生越焦慮?

書籍資訊

  • 書名:人生4千個禮拜:時間不是用來掌控的,直面「生命的有限」,打造游刃有餘的時間運用觀
  • 原文書名:Four Thousand Weeks: Time Management for Mortals
  • 原文作者:Oliver Burkeman
  • 譯者:許恬寧
  • 出版社:大塊文化
  • 出版日期:2022年

本書特別之處:時間有限,一生大約有四千個禮拜

同時,你也必須接受能力有限。

人人都得做出選擇,
其他有可能的未來也將被你關閉。

為了與時間建立健康的關係,這是唯一的道路,而我們也將因此獲得安寧。

抄在筆記本裡的金句

一隻手拿著沙漏對著夕陽,象徵時間有限與選擇的重量

  • 如果你相信,生命永遠不會結束,
    那真的沒有什麼東西是重要的。
  • 我們擁有時間的那個「有」,不同於擁有皮夾的錢或腳上的鞋子。
    我們宣稱擁有時間,真正的意思是指我們預期擁有。
  • 當你真正明白自己「註定會錯過絕大多數的體驗」,就能安心下來。
  • 為什麼人越來越沒時間閱讀,因我們不願意接受閱讀本身有著自己的節奏。
    一旦囫圇吞棗,閱讀體驗就會失去意義,我們希望控制時間如何開展,但閱讀本身拒絕配合。
  • 休閒不是為了達成某個目的,它本身就是目的,不浪費休閒時間的方式就是單純享受當下的快樂。

書中我想記住的3個觀點

觀點一|我們與時間的關係:從日出而作到鐘錶時間

《人生4千個禮拜》的作者 Oliver Burkeman本來是一個生產力狂熱者,就是所謂的時間管理大師,但很快他發現了一個令人沮喪的現實,越加速處理一件事,新工作就更快冒出來,時間反而更加不夠用。

這是個被「時間焦慮」佔據的時代。「時間被當成資源運用的觀念」是非常現代的想法。

太陽從麥田升起,象徵自然的時間節律與生命週期的規律運轉。

在沒有時鐘的年代,人們是跟著自然生活的節奏過日子,日出而作、日落而息。
在對的時間幫母牛擠奶、春天插秧、秋天收成,人們對時間的體感非常具體,被嵌在四季節氣與大自然作息裡。

在那個世界裡,
生活步調快或慢這種概念根本不存在。

但一切,從時鐘被發明開始出現轉變。

牆上的指針時鐘,象徵每一天的時間都有極限與分配壓力

隨著資本主義社會的來臨,時間變成具體化的單位,轉化成一種可被利用、被分配、被壓榨的資源,越善用時間的人也就更容易掉進生產力陷阱,對時間感到焦慮與失控。

觀點二|FOMO (Fear of missing out)是什麼?害怕錯過正讓你錯過現在

要「善用時間」、「提高效率」才能使我們擁有的更多,錯失恐懼症(FOMO)已經成為現代人普遍存在的焦慮感。

一張貼在牆上的紙條寫著『take what you need』,下方列出愛、希望、熱情、勇氣、快樂、幸運、金錢等選項,象徵人生有限但選擇繁多,引發FOMO焦慮。

打開社群軟體、廣告,關於「理想生活」的選項實在太多。無論選擇哪一個,都意味你要放棄其他的選擇,至於這是不是最好的選擇,永遠都只能在「未來驗證」。

人是討厭不確定性的動物,所以我們無所不用其極的想掌控時間,本能地想把每段時間「填滿」,好像空白就是危險。

擁有的時間越多,反而感到更有壓力要「善用時間」,
每一刻都被我們拿來審判,看「現在」對未來是不是有幫助。

這種「效率焦慮」常常帶來更大的挫敗感,隨著我們騰出的時間越來越多,我們放進行事曆的事情也越多,惡性循環之下,最終讓人感到身心疲憊,而這種人也常常進入「能者過勞」的無限循環。

我們的時間和能力就是如此有限,只有接受這件事情才能跳出這個循環,總有些事情,不能完全如想像中的順利進行,也有些時候,你會有些事情沒時間去完成。

所有的時間管理技巧有效程度,還不如直接接受時間有限這件事情的一半。

觀點三|最好的時間管理取決於有意識的選擇

手中拿著滴水的貝殼,背景是蔚藍海面,象徵人生選擇與時間的流逝。

有個小女孩在海邊撿貝殼,被告知只能選一顆,就算每次看到喜歡的,卻又想著「前面也許還有更漂亮的」,於是她一路往前走,到最後,她什麼也沒帶走。

不做選擇看似擁有無限的可能性,我們卻也因此不曾真正擁有某一件事,因為時間就是這樣,不做選擇也是一種選擇

當你學會放棄體驗每一種選項,你才真正選擇了自己的生活。

清楚的認知到你能擁有的永遠只有現在,我們才能甘願地在生活中先放進重要的事情,然後拒絕那些順手為之的小事,安心錯過那些我們沒有體驗的人生,最終安住於我們當下的生活。

本書帶給我的收穫與思考

我在今年終於認真面對了「時間有限」與「能力有限」這兩個事實,不再試圖把我的一個禮拜當成兩個禮拜用,我想要同時經營部落格和維持正職工作,然而事實上是如果兩個同時進行,我勢必做出部分品質上的犧牲,但是我又兩邊都放不下。

一直到後來,大約經過一個月後,我終於接受了我只能選擇一個的事實,所以我靜下心來,做出決定,而如何這本書所說,我下定決心心甘情願走在我選的路上,並不再為必然錯過的風景感到惋惜。

小女孩手拿著綠色澆水壺在陽光下澆灌植物,象徵耐心與成長的累積

畢竟這是思考過的結果,我心裡很清楚自己選擇交換了什麼。

 

訂閱
通知關於
guest

0 留言
回饋意見
查看所有留言
本文目錄